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心理首页 机构概况 业务范围 专家介绍 主题活动 特色服务 心理常识 联系我们 互动留言
你是在逃避,还是在保持自我?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电话0471-6686529,心理医生,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治疗   2018-11-26 17:10:56 作者:张老师 来源: 文字大小:[][][]
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别人否定了你,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一直认为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所以,当我开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很小心翼翼,不知道是否有必要。生怕伤了读者的兴致,浪费了时间。所以当我开始讨论,你觉得很废话很啰嗦,那你可以跳过,恭喜你发展的很健全。



但是,每当我开课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人来到现场,并提出这些让我吃惊的问题: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拒绝我的时候,我就很难受。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否定了我做的事后,我就觉得我很不好。



老师,我常常很自卑,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都不如别人。



比如某某曾说,他很羡慕周围的人能搞好人际关系,能搞到客户,有学识和情商,而自己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有一次他很小心的找同事借一个东西,同事拒绝了他,他觉得很受伤,觉得自己不好,不被欢迎。

再比如另外一个某某,他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因为他害怕被拒绝。

比如还有一个某某,他努力做了一件事情,产生了一个作品。结果受到了领导批评,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否定,他觉得很受打击。类似的某某们总是让我不得不再次开口来完成这样的修通。

不接纳就是排斥,排斥就是想改变。改变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不接受现在的自己,我要变得更好。改变别人的意思亦然,我要让别人变得更好。



所以接纳的意思,就是不再去改变。不接纳,就是还想要改变。



改变本身就是对现实的抗拒。我不喜欢现实中的样子,不喜欢现实中的我,所以我要改变。我不喜欢现实中的你,所以你要改变。



当我们想改变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内心创造了一个“正常自我”和“正常他人”。我们认为正常的我应该是怎样的,正常的他人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内心有一个关于“正常”的标准,我们只有做到这个标准,才是好的自己。他人只有做到,才是好的他人。



我只有年薪百万,老公只有上进,孩子只有考第一,才是正常的,好的。



而现实中的自我和他人都没有做到这个标准,我们就认为现在的自己和他人是“不正常的”,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让人痛苦,人就想通过改变来处理这种痛苦:

一个是改变现实。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加符合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努力让别人去改变,变得符合自己的标准。当现实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协调了。痛苦就没了。


使用这个策略的人,在成功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愉悦感和满足感,这就是自我实现的感觉。什么叫“自我实现”,就是正常的我在现实中终于实现了。可在改变失败的时候,人就会体验到巨大的挫败感、失落感和无助感。



努力、上进、时间管理、技能课、健身、整容等学问,都是在现实层面上帮你做调整,缓解痛苦。



一个是改变标准。


我们修改对于“正常的我”和“正常他人”的认识,降低自己的标准。发现当下这个自己和他人,都已经超出正常了,已经很棒了。这样痛苦也会消失。



有的人会教你,你要欣赏你自己、欣赏他人,实际上就是要你降低标准。


不要认为智商120才是正常,你要认为智商80才是正常,这时候你就能欣赏自己的智商了。不要认为自觉写作业的孩子才是正常,你要认为不把作业撕了的孩子就已经很正常了,这时候你就发现你的孩子简直是天才。


你的朋友、家人、新手咨询师,会教你这些,告诉你你已经足够好了。怎样才能欣赏自己?就是你先认为你的本质应该是更烂的,你才能体验到做成这样你已经够好了。


他们是在帮你在标准层面上做调整,缓解痛苦。



所以你要知道:“欣赏自己”,才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不起。它默认了“正常自我”是个很低的值。



其实这两个方法没有好坏,有用就好。人类所有的终极努力,都是为了消除痛苦,获得快乐。


最近有个朋友要辞职,说早就厌烦了公司的吹捧逢迎,抢功推责,比如公司微信群只要老板发一条,底下马上有数十条点赞的;



厌烦了人浮于事、繁琐无用的手续、文件,一个简单的事情走流程可能2个月都下不来,流程比办事还麻烦。



他觉得如果用这些精力去做喜欢的事,没准可以更有成效,好过在这里浪费时间。说是世界那么大,她要去看看。

从本性上,他是个善良、勤奋没有城府的人,崇尚“君子讷于言,敏于行”的古训,常常沉湎于诗词歌赋之中,对于古代文人雅士心向往之,颇有些出世之感。



但迫于生活压力,在公司里一干就是几十年,兢兢业业,立下了不少功劳,却也吃了很多只会做、不会说的亏、对于领导也敬而远之。

眼看着其他同事晋升的很快,他开始越来越纠结,到底还在这里坚持着一份收入尚可但扭曲自己灵魂的工作,还是更自由地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有人劝说她,人总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如果不愿亲近领导,不会表达沟通,就需要改变和完善自己,让领导和同事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啊。社会是你家开的吗?你不想着怎么适应社会,难道还想要社会适应你吗? 怎么能碰到困难就逃避呢?那人还怎么进步?何况还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责任,还有自己习惯的优越生活,当然是有代价的啊!



想到要硬着头皮去适应社会,她简直要心成死灰了,恨不得退行到婴儿时期。


又有人说了,人这一生,最重要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释放自己的潜能。



人在临终的时候,不会为自己做过的事遗憾,而是为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而后悔。谁说你遵从自己的内心就一定会失败呢?不是现代最先进的是“优势理论“吗?人最有效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总在弥补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项相比,一辈子生活在自我挫败的沮丧中。

"不有木桶理论吗,长板再长,也抵不住有个短板一直在漏水啊......."

"可是想到国外的专才培养制度、想到国内偏科的韩寒,谁说一定要补那块板呢?......"

她拼命地找各种书籍去看,也找人出主意,看到一本关于内向性格的优势、内向性格也能成功的书,如同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说是没有必要改变自己啊,也改变不来。




那么到底,自我突破和失去自我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要客观评估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现实。

你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心理学上有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看一看你到底有什么样生来的个人特质,然后根据特质选择工作和工作方法。

如果是内向的人选择工作就可以倾向于思考型的、内务型的,比如作家、会计、科研人员。更容易发挥长项。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出来了,会计也需要跟人打交道,也需要建立职场关系,如果在这方面可以达到一般要求,没有对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生活造成困扰的,自然不需要更多改变。


如果经常因为人际处理不好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你要选择忍耐这个后果还是面对改变的痛苦,你如果能够对于多干活少收获一笑置之,用你剩下的时间打磨你的优势,也没有问题。



如果你想让自己更平衡一点,也可以看看什么阻碍了你跟人相处、跟领导亲近,找到心底的原因,再刻意学习一些方法,也许就有更顺畅的人际,未尝不是另一种愉悦。

如果真的决定要跟从自己的内心兴趣,也是要分析清楚策略和路径以及代价,不能逃避努力。除了盲目努力,还要动脑筋,思考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法是什么,不能用身体上的勤奋代替思考上的懒惰。那么一切将无怨无悔吧。

做同样的工作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如都是企业家,有王健林那样的,也有俞敏洪那样的。只是看如何用自己的特质、勤奋和思考取得自己的成功。

要不接受现状,要么改变现状。

实在看不清楚,也可以选择做个心理咨询。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自己就是不好了,那么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微妙的过程:



1.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认同了他们的标准。



用他们的标准来看,你是不好的。因为他们的标准那么高,那么和你不一样,他们的眼光容易看到不好而不容易看到好。然后,你认同了他们的标准,并且来折磨了自己。


2.你假设了他们的情境、背景和你一样,你觉得他们可以接受,就认为了他们也同样是合适接受的情境、背景。


可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你不停的切换自己的标准,尝试着认同他人的,你就总能找到否定。


解决方案,最好的就是:区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区分之一就是理清他们的标准和你的标准。

你可以是那个自己好坏的决定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你可以给自己肯定和认同。而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你才是自己好坏的那个真正决定者,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旁观,并非决定。



区分之二就是划分事和人。

别人对你的拒绝或否定,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你不需要高度概括到人的好坏上来。他拒绝和否定你这件事,并不影响他喜不喜欢你这个人。如果喜欢你,就要肯定你所有的事,接受你所有的事,那,你也太霸权主义了。


往深层里说,就是:你这么害怕拒绝,但你接受你自己吗?

常常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人们先否定了自己,才害怕别人否定。人们先抛弃了自己,才会害怕被拒绝。人们内心有个深处的声音: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是不值得被接受的。才这么害怕这些恐惧真的会发生,才会对现实发生这么反应激烈。

当我去呈现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也会惊人的发现,他们那被否定的童年里有很多创伤。在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否定。

那么习以为常,当100件事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的时候,很自然就上升到了“我这个人不好”的层次上。他们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否定。


权威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只会很理所当然的就这样。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对否定和拒绝及其敏感,很自然触发他当年辛苦建立的保护机制:我被否定和拒绝,是因为我不好。


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一旦承认“我不好”,我就可以放弃努力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会被否定和拒绝。而一旦承认“我不好”,在沮丧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一种踏实感。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有安全感了。


可是你还是长大了,你还是得看清楚,你和所有人一样,不再是两级分化的好或者不好。你还是得认清这个事实:众生平等,没有好坏。你可以事情没做好,可以事情被拒绝,但这和你好不好已经没有关系了。既然事情上的事,你都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把它做好。这其实就是后天重新塑造自信和开朗的过程。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


这不代表我不好,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即使被万人唾弃,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


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来欣赏我自己。
最新评论
想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全站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7   内蒙古支点心理咨询中心    蒙ICP备06004395号
咨询电话:0471—6686529   13624844776     客服QQ1:1269005881    客服QQ2:641101130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