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心理首页 机构概况 业务范围 专家介绍 主题活动 特色服务 心理常识 联系我们 互动留言
“十个抑郁症九个自卑,还有一个在流泪”,孩子的自卑怎么破?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电话0471-6686529,心理医生,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治疗   2021-04-19 16:22:37 作者:刘延江 来源: 文字大小:[][][]
十个抑郁症案例,有九个存在自卑的情况。
自卑到底从何处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被"隐藏的虐待狂"所虐待,即前文中提到的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施虐,以及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虽然是虐待狂,却披着爱的外衣。虐待狂本人以为自己是好心的、善意的,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欺凌。

这种时候,深藏的动机一般都是憎恶。虽然将动机藏得很深,效果却是相同的,只是引起的表象会不同。被直接虐待的孩子可能会反抗、会误入歧途。被隐形虐待的孩子一般表现为拼死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在没有爱的家庭长大,谁都会变得异常自卑。自卑的原因多来自家庭。虽然同是没有爱的家庭,但是表面上却截然不同。实际上,应该是将憎恨伪装成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同样存在。

离家出走的少女即使被虐待也只觉得是没有办法的事。和被隐形虐待的孩子相同的是,他们都会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究其原因,都是来自父母的憎恶及不关心。

离家出走的少女,时常会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人,曾经尝试自杀,服药后变得神志不清。但是,她有一位喜爱的外婆,小时候外婆常常背着她,神志不清的时候她会回忆起在家里和外婆玩的那段时光。只是没想到,外婆不久便寓开了人世,于是再也没有人保护她了,她开始觉得自己必须要变得强大。

正如神经症患者那样,这种人会将所有人制见作自己的敌人。因为得不到任何人的保护,所以会认为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这话虽有些绝对,但在现实案例中,自卑者的比例的确极高。

图片

14岁的丹丹不肯上学,原因是“老师总是针对我,同学也瞧不起我。我很担心,害怕再遭到他们的嘲笑”。

17岁的周瑞,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十名。完美主义的他,很难接受自己的成绩下滑。高考临近,他失眠严重,觉得脑袋空空,精力无法集中。平时得心应手的题,也做不出来的了,焦虑和羞耻的困扰下,他只好休学。

26岁的阿峰不知道该去一线城市深圳工作,还是留在家乡小城上班。他对未知的环境总是抱有很多焦虑和恐惧。他为此事失眠了一个多月,试过在一定时间逼自己做决定,但怎么都选不出来。他说很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选。

你身边有自卑的人吗?有没有发现,鼓励对他们没有太大作用?那用什么方法拯救他们呢?

图片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成人,进而成功呢?

杰克·霍吉曾在《习惯的力量》说道: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成就,除了和他本身的能力有关,还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性格,就会过怎样的人生。

自信的孩子,往往积极、乐观,内心具有超强的自驱力,因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而自卑的孩子,往往活得太累、太辛苦,难以立足于社会。

自卑的孩子,就像永远都不被照到的阴暗,低到了尘埃里。

自卑的性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心理学家提醒:有这4种表现的孩子,往往很自卑,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图片

讨好型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当父母夸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听话”、“懂事”等形容词;

反之,如果对孩子不满,就会冠之以“不听话”、“不懂事”,天天气我等。

其实,过于听话的孩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讨好型人格,往往没有自我。

这样的孩子,被大人的情绪所控制,他们没有,也不敢有主见;

在懂事、讨好别人之下,孩子们不经意间做出了自我牺牲。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委屈自己,方便别人;

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很多委屈和迁就;

这样的孩子,太让人心疼。

在《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

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

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讨好别人,看似善良大度,但其中隐藏的,却是渗到骨子里的自卑。

天才作家蒋方舟,曾被众多家长视为“别人家的孩子。”

她7岁会作文,9岁就出书,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22岁当上杂志副主编。

然而,就是很专业那个一个年少成名的才女,在某综艺节目上,却自爆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蒋方舟坦言:

“日常相处中,我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展示自己的愤怒,即使我已经很不愉快了 ,我也会忍着。我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了。”

对此,她举了一些例子:

穿绿色衣服是因为爸爸喜欢,学习考高分是为了让爸妈开心。

高中选理科是因为班主任是学理科的,他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实际上,她自己并不喜欢理科;

后来,她想读文科,又害怕老师和同学的侧目。

工作后,即使看起来很体面,但她认为,这些都是父母想要的。

她如果说自己要辞职,又担心父母会生气。

后来,蒋方舟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去摆脱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图片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表面看似乖巧听话,内心却极不快乐。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听话,几乎从不顶嘴,那你应该注意了。

我们的孩子,不应该由于自卑,害怕家长,而显得很听话;

我们的孩子,应该发于内心,积于教养,散发出懂事的气质。

孩子懂不懂事,很多时候是一种慢慢领悟的过程;

对此,家长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制性命令。

格外胆小、害羞的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说:“我不行、我不敢、我不会...”

见人不敢打招呼、埋着头,上课从不主动发言,不主动交朋友,经常脸红低头......

孩子胆小害羞,很有可能就是自卑的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没有发现孩子的自卑,反而用比较的方法,逼孩子变得大胆,比如:

你看XX就讲的很好,你跟他学学....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胆子那么小,真是让人头疼.....
这有什么不会的,吓成这个样子,至于嘛....

那么,这样的语言,反而会更加打击孩子的弱小心灵,让孩子更加自卑。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与鼓励,告诉孩子,害羞是正常的性格表现;

在孩子接受自己的性格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一起跑步,一起爬山,主动表达自己,让孩子敞开心扉。

孩子贬低、妒嫉他人

莎士比亚曾说过:

“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怪!”

嫉妒别人,也是一种自卑。

自卑的孩子,往往不会喜欢比他优秀的人。

看到网上一个故事:

李女士给女儿报了一个舞蹈班,她觉得,这样可以让孩子主动融入到团体当中。

女儿似乎也没有让她失望。

报班后,女儿一直努力地在练习,回到家后还经常给李女士示范,这让她很欣慰。

后来,舞蹈班老师给李女士打电话说,想让女儿去参加舞蹈比赛,好好表现自己。

她便带着女儿去了。

比赛后,李女士的女儿获得了第二名;

离开时,碰巧在后台遇到了拿第一名的小女孩,对方热情地给她们打招呼,但李女士的女儿却爱答不理的,李女士只好找借口说孩子不太舒服,着急走了。

后来,李女士问女儿为什么?

女儿有些不高兴地说:

“她跳舞比我好,我一点也不喜欢她。”

李女士听到这个解释,觉得哭笑不得,但又不知该怎么劝导孩子。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孩子有很多;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总是会遇到挑战。

与其让孩子在妒忌中承受着自卑,不如教会孩子放低心态,教孩子“以人为师”。

如此,孩子不仅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

而且,打开心扉的孩子,还能交到不少的朋友,让孩子的人生路,走得更宽敞。

图片

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

有心理学家发现:

“自卑感强的孩子,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

也就是说: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争强好胜不是错,然而,由于自卑而争强好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样的孩子,往往活得太累。

极度自负的孩子,往往极度自卑。

著名作家三毛,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作为文坛才华横溢的作家,三毛可谓是意气风发。

然而,三毛的父亲却对她十分苛责,也不喜欢她的作品。

对此,三毛承认,这是她心中的死结。

小时候,父亲虽然从没打过她,但每次看她时,都会叹气。

这让她天天觉得:“你这个让父亲伤心的孩子,是有罪的。”

长大后,三毛的文章,父亲也不喜欢。

后来,她在《一生的战役》中写道:

“这一生,丈夫欣赏我,朋友欣赏我,手足欣赏我,都解不开我心里那个死结。

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

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她一生叛逆与痛苦的根源,都是为了与父亲抗争,为赢得父亲的赞赏。

图片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卷子和分数,更应该看到孩子内心的呐喊和彷徨。

学会接纳孩子的平凡和不完美,是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的功课,也是作为父母的必要修养。

给孩子阳光般的爱吧,如此,孩子才能驱散内心的自卑和怯懦,大胆地迎接人生的芳华。

阿德勒曾说: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孩子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自卑后,依然得不到正确的对待。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加深远。”

愿每个父母,都能以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走向阳光与自信!

图片


1、“鼓励”对自卑不管用?

22岁的阿铭,是跟着妈妈来咨询的。

他性格内向,不擅长交际。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一紧张就说结巴。要是让他在公众场合讲话,他会红着脸,话都说不完整。

他的妈妈却是个快人快语的人,擅长交际。妈妈担心阿铭有心理问题,特意带他来做咨询。

“他像他爸爸,不爱说话”,妈妈说。

“石老师,我给他买过很多书,什么《提升情商》、《职场成功学》、《说话赢天下》,他也认真看了,好像不怎么管用。不过,我还是鼓励他。我说,妈妈相信你,只要努力,你可以的!我们不比别人矮一块,有什么不敢的?男孩子嘛,乐观一点,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阿铭坐在旁边不吭声,低着头看着地面。

从两人的状态上,我大体能猜到这是一个“控制型圣母”的案例。先不讨论妈妈的问题,我们从阿铭的角度看看“自卑”。

阿铭看了很多成功学的书,妈妈也经常鼓励,为什么他还是自卑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药不对症!也就是说,这些书和鼓励,并不能把“自卑缺的东西”补上。

图片

自卑的人,缺什么?

我编了个词,叫“三缺一”:缺认可、缺关注、缺安全感。三个因素缺出一个“自卑”来。

父母严苛,让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拼命表现才能得到认可和关注。长大后,往往会处于一种追求别人认可的状态中,总先入为主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去爱。

再看看那些成功学的书能提供什么?

书里讲的是如何提高情商、如何职场交流、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各种经验方法。

这些方法给到阿铭手里也没用,因为他根本做不到。他真正缺的不是方法,而是力量。

退一步讲,即使他做到了,成功了,他内里依然自卑。因为自卑感强的人,总是会挑剔自己过度。

成功后,他们会对自己继续挑剔,或者把这种挑剔和不满,外化给身边的人,比如夫妻、父母、孩子、同事。表现的比较自恋,反正搞的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前几天,在我的学友群里,有位群友问起“自恋和自卑的区别”,这里正好一并解释了。

自卑和自恋,本质是一回事,属于“超出了正常范围的自我认知”。(过高或过低)

我们再来看看妈妈的鼓励。

阿铭妈妈鼓励说“你没问题,你可以的”,这属于“塑料鼓励话”。这话等于不断提醒阿铭“你现在做的还不够,你努力的还不够,你还能做的更好”。

他如何不惶恐呢?

图片



2、自卑是天生的吗?

自卑,不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涵盖着一个人从认知到行为的整套模式。

在自卑者的认知中,没有什么小事,事事关乎面子,事事是别人对于他整个人评价的大事。

一旦出错,负疚感就难以承受。所以他们如临大敌,要比别人调动更多的内部资源来应对,心操的稀C,消耗了十二分精神。

这样如何不焦虑疲惫?

同时,他们更敏感于负面信息,导致其做事被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可以说,有的人遇事能够“举重若轻”,而自卑的人遇事则是“举轻若重”。

同一件事,在我们眼中是“小浪平底”,在他们眼中是“大浪要起”。他怎么能乐观的起来呢?

图片

那么,自卑者这套“自虐”的认知行为模式,是怎么来的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基因的事。有些人的情感、思维,具有深刻,但灵活性差的特点。

通俗讲,就是对一件事,琢磨的太深,以至于拔不出来。当然,这也很正常,要是能灵活的挪窝,他也很难在某一点扎的深。这是个双刃剑的特点。

自卑者遇事特走心,认真又细致,要是碰到点负性事件,就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转移注意力。这是其神经系统,乃至大脑的工作特点决定的。

第二个原因是家庭因素。下面我专门用一节来说说,希望家长能仔细看完,咱家孩子会因此而受益。



3、家长应该了解的事

导致自卑的第二个原因,也是最核心的原因,来自家庭。

一些严苛的家长,习惯用严厉批评、忽略、冷淡的方式对待孩子,只有当孩子满足了自己的一些期待,才会给予孩子认可和关注。

家长总关注缺点,孩子也被影响,总关注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会对批评很敏感,自尊心极强,容易把困难放大化,会给自己不停的加包袱。

图片

家长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天天鼓励孩子要乐观自信,还是挡不住孩子自卑呢?

因为很有可能,我们同时在“自毁长城”:我们总是严苛挑剔,总是关注孩子的缺点。

试想,在原生家庭里,父母是负面思维者,孩子却积极乐观,孩子能过好吗?会不会有很多矛盾和压力?

武志红说:不存在心理问题,有的只是当时情境下的应对。

所以孩子也得认为自己不够好,和父母的评价保持一致,他才能更好地生存。

希望这些文字,能给孩子还没长大的家长,一点思考。

图片



4、怎么破除自卑?

首先,治疗自卑要有思想准备。

自卑,是十几年被迫“修炼”出来的。改变也不可能是朝夕之事,会较为漫长。

方法很简单,就二个字“接纳”。

接纳自己。学会利用认知系统,筛查正反性的评价,重新塑造对自己的认识。当然,这是需要反复的进行思维训练。

举个栗子,你要是做成了一件事,或“遭到”别人的表扬,自己要反复告诉自己“我配得上这些,我做的还不错”。久而久之,会在潜意识层面,建筑一道心理暗示。

除了自卑者要接纳自己,家人的接纳也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接纳,会直接决定孩子是否能接纳自己。

比如开头的案例,阿铭妈妈就需要学着接纳“孩子不擅长表达”的事实。

毕竟让一个内向的人变的谈吐风流、热衷交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鼓励内向的孩子“多跟人联络感情”“会说话才有更多机会”,这就是在毁灭他的天性。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竞争,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自己。

图片

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求助于专业的咨询师。因为改变认知行为系统,需要一些调节方法和思维训练。这并非普通人能轻易完成的。

所以,别犹豫了,赶紧加入由“虫虫特工队”打造的“石虫语学友群”,一起学习成长。(此广告略硬)

群内每天有心理知识分享(育儿心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每周会有直播,剖析案例,也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咨询答疑。入群并不收费,但需要完成一个小任务,介意者止步。入群方法见文末图片。

如果你正在黑暗中,希望你可以在我这里看到光。
最新评论
苦痛的本质是什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全站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7   内蒙古支点心理咨询中心    蒙ICP备06004395号
咨询电话:0471—6686529   13624844776     客服QQ1:1269005881    客服QQ2:641101130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