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心理首页 机构概况 业务范围 专家介绍 主题活动 特色服务 心理常识 联系我们 互动留言
为什么母亲付出了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电话0471-6686529,心理医生,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治疗   2019-12-13 17:30:05 作者:刘延江 来源: 文字大小:[][][]
台湾影片《妈妈的遥控器》中,初中男孩纪培伟因妈妈强迫自己与初恋女友分开,愤怒的大吼:我会记恨你一辈子。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但是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说完这句话,母亲用一把神奇的遥控器,逼迫女孩彻底忘记了纪培伟。

母亲利用这把遥控器,不断的操控着孩子的人生。

孩子只要出现早恋、成绩下降、叛逆等问题,母亲就会按下遥控器让那一时间段重新开始,循环往复。

没有沟通,没有安慰,只有冰冷的控制。



多年后孩子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但是却对母亲视若仇敌。

很多父母感同身受:

“明明是为孩子好,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

这种情况在孩子青春期的阶段尤其凸显:
“孩子就像着了魔一样,我说什么都不对,我的耐心已经磨没了,这青春期多久能好啊?”

“不知怎么就与孩子走到了陌路,最近发生的矛盾,无奈到想死的心都有,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现实中没有神奇的遥控器,只有父母歇斯底里的吼叫和青春期孩子愤怒的反抗。

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心理危险期,人的第二反抗期,90%左右的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

很多的父母们,深受其苦。

01
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来自父母不恰当的教育

很多家长说,孩子小时候很听话,但是到了青春期,厌学、叛逆、网瘾、早恋等问题接踵而至,这是为什么呢?



央视曾播出了第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

三个家庭因为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万般无奈之下把孩子送进特殊训练学校“改造”,同时,父母也要接受6天的培训,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

纪录片以真实的家庭作为案例,暴露了家庭养育与青春期问题孩子之间的矛盾,并提供了一种视角:

当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也难逃其咎,问题孩子的根源背后,极有可能就是问题父母。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缺少沟通、强势控制、命令专制、施加压力、孩子缺乏归属感与存在感……



这一切,曾经在小李的眼中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小李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丈夫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的生活,常年在外省出差,跑业务。

小李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孩子一度是别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但是孩子在上初二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厌学的情况。

起初,孩子只是成绩稍有下滑,小李除了担心外,又给孩子报了一个辅导班,希望能稳住成绩。

但是到了初三开学的时候,不但学习成绩没有上去,就连学校孩子都不愿意去了,成天窝在家里就是打游戏,连吃饭都在自己的屋里吃。

只要妈妈一跟孩子说学习,孩子就大喊:烦死了烦死了,你不说学习会死吗?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叛逆、厌学、早恋、沉迷游戏等问题,根本原因都是家长对孩子内心不了解而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在课程中,小凡知道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有:
1. 情绪包容;
2. 尊重和支持;
3. 需要更多的社交;
4. 释放攻击性。

而这些青春期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却恰恰是小李一直压制的。

回想起过往的种种,小李一度泣不成声,觉得自己无形中竟然这样伤害了孩子。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育规律,到青春期孩子厌学、沉迷游戏的应对策略,以及后期的沟通方法,小李慢慢学会了跟儿子建立起了心灵的链接,形成了一套跟儿子有效沟通的模式,孩子厌学的问题也在一点点改善,学习成绩也慢慢的恢复到了正轨。



不久前,小李和孩子一起去公园散步,孩子说:

妈,我现在能感受到,你对我是真的很好。

小李喜极而泣,不禁想:青春期的这个坎应该是过去了吧。

父母效能训练创始人戈登说: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是父母吗?其实他们深爱着父母,他们叛逆的只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

02
最好的教育
是孩子长大,父母成长

前不久,邓超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刷爆朋友圈。

有人总结说其实这部电影表达的思想很简单:先有好父母,再有好孩子。

想让孩子飞向宇宙,起码自己要先仰望星空。

想起前不久一则新闻:49岁陪读妈妈和儿子一同考上研究生。

比起那些用控制和监督孩子学习的妈妈,这位妈妈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教育孩子和自我增值并不冲突。

深以为然。



不禁想起另一位朋友阿凡,一位陪读妈妈的故事。

阿凡的孩子上高中时,为了孩子能够就近的去上学,阿凡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并辞掉工作专心陪读。

本以为在自己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孩子能够顺利的念完高中,然后按照自己预想的轨道考个好大学,但是孩子在高一上学期就出现了变化。

孩子变得叛逆、不爱学习,并且和自己逐渐疏远了。

孩子开始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并且经常夜不归宿,通宵去网吧打游戏。

原本走读只是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却没想到现在却为孩子夜不归宿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家里只要阿凡和孩子提起学习的事情,孩子就当场翻脸,有好几次直接摔门离家出走。



就算在家,也是把卧室的门锁着,在屋里打游戏、看小说,阿凡在门外说什么都爱搭不理。

阿凡苦口婆心的劝说孩子,孩子生气的大吼:

你以为我想这样吗?我感觉都要被你们逼疯了!

说完孩子就跑出了家,留下怔住的阿凡。

阿凡的情况戳痛了很多妈妈的心,很多妈妈感叹:为什么付出了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青春期叛逆破解训练营讲到:
妈妈也不是专业保姆,妈妈对孩子最大的价值就是,跑在孩子前面,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极度焦虑的阿凡无意中接触了这门课程,并开始学习。

在课程中,她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厌学、沉迷游戏背后的七大原因;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自己的自我牺牲在孩子眼中却是束缚他独立发展的绊脚石;了解了如何顺应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规律应对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阿凡的焦虑逐渐减轻,开始尝试自我成长,完成自己和孩子“分离”的过程。

她跟孩子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沟通,开始学着尊重孩子的选择。

最终,孩子选择回校住宿,自己也结束了陪读的姿态,并且开始了工作。

另外,她在假期中每天坚持写字,让自己静下心来,不再盯着孩子,不再试图安排孩子,给孩子空间和自由。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似乎也慢慢沉下来,不再和妈妈对抗,每次回家的时候甚至还会跟妈妈一起做做瑜伽。



一切都在慢慢的好起来。

青春期最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孩子长大,父母成长。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是在青春期基本形成的。

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人格健全以及一生的幸福。


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性格和命运

原则一家庭气氛应该轻松、温馨、民主,不要专制、蛮横、独裁。
很多家长特别害怕自己在家里没有权威——有一次,我和一位刚当上爸爸的朋友差点吵起来,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一条,“儿子必须听老子的”,认为“不如此的话,那还不乱了”。当时,我实在无法说服这位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现代爸爸,该如何清除落后的教育观念。
后来,我慢慢冷静下来,和他一步步地分析:
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
当你盛年的时候,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甚至是体力,但孩子成长之后,就会抛弃你、反抗你;
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那么,你就给孩子画了一个框,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
我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听进去了多少,但我真的很想告诉所有的家长,千万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于“想当然”——很多你一直认为“本来不就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是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琢磨的。

原则二每个家庭成员无论性别、年龄的差异,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这个道理其实一点儿都不深奥,将心比心,每个人都会明白。但真正地做起来,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真不容易。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参加一个活动,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爸爸在看着男孩写作业。“两位数除以三位数,你猪啊!”,“知道吗,你猪脑子啊!”……那位爸爸就坐在孩子对面,眼睛紧紧盯着孩子的一笔一划,只要有一点错误,他就厉声训斥,还不时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脑袋。那位本来长得挺健壮的孩子,一边带着哭腔低声回应着,一边满头是汗地哆嗦着写作业。
我不知道这位爸爸是出于什么心理,在几十位家长和孩子的面前,在如此公众的场合当众羞辱自己的孩子——是要借此树立自己权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呢?
无论是哪个,我都认为这位家长是在做一个令他以后注定会后悔一生的举动。我和周围的家长、孩子,一起用充满同情地眼光看着那个可怜的孩子。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独立、机智,但家长在这样的场合连着骂孩子十几句“猪”,孩子当时钻地缝的心都有,还怎么培养良好的性格呢?
我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这位爸爸才会从教训中觉悟到:我们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是靠说教,而是要自己做到。孩子不会因为你说该如何做而做,而是看你如何做而学。

原则三给孩子提供快乐轻松的学习、成长环境。
现代的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那么,最容易学会、最容易学牢靠。换句话说,心情好,学得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又怎样能良性发展呢?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艾伯特的故事——那个口吃的国王艾伯特,当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感同身受之下,他就和自己的父亲完全相反,对孩子非常宽容,他的两个女儿生活得非常快乐和自由——大女儿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
不过,虽然艾伯特后来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国王,但童年的性格阴影,一直伴随着他的毕生——口吃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同时,由于他为了缓解精神压力而过度抽烟,早早就患上了肺癌,不到60岁就去世了。
艾伯特的一生,当为我们所有做父母的警醒: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实;而且,一旦种子播下,后面无论你费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难改变;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绩上,多花费时间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吧,那比什么都重要!
最新评论
苦痛的本质是什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全站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7   内蒙古支点心理咨询中心    蒙ICP备06004395号
咨询电话:0471—6686529   13624844776     客服QQ1:1269005881    客服QQ2:641101130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