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心理首页 机构概况 业务范围 专家介绍 主题活动 特色服务 心理常识 联系我们 互动留言
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往往很难形成健全人格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电话0471-6686529,心理医生,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治疗   2019-08-14 16:20:53 作者:张老师 来源: 文字大小:[][][]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现在的学校似乎只提供一张毕业证书,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学生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却特别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在数学、统计等学科领域——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至今也只有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一个令人尴尬而又痛心的老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此类似的另一个现象,看起来也是悖论: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小学“乱糟糟”,大学精英辈出



中美教育的“悖论”



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然而,当下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就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吗?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在上海地铁上写作业的母子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教育的实质不仅包含知识训练,还涉及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古代中国的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但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



科举制废除之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即认为教育只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的:读书是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等等。



到了当代,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使他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



如果教育不能让他们实现这些功利目标,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教育需要“不实用主义”



反观美国,其教育也有功利性的一面,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而是附着于公民教育背后的产物。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



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地“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实际上,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训练学生的资料检索能力

是小学教育的必须



所以,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此相反,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硬塞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死记硬背、繁重异常的基础教育,令中国学生普遍地厌学、不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差。



认清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复旦投毒案引发的争议:高学历的野蛮人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



此外,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才市场上的“相互看不上”:教育和社会的脱节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美国高中电影教材《死亡诗社》:什么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



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



过早的被迫独立,绝不是一个健康的真正的独立,而是一种爱而不得的悲凉。

被迫独立的人,大多都自然养成了一个习惯:



抗拒依赖。



这个习惯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即使陷入重大的崩溃中,也难以发出求助。



因为他们内心,早已根植了2个绝望的执念。



一是,永远不会有人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



这种想法,也许是曾求助但不断被拒绝或忽视之后产生的。



例如前面对话的母子。



即使母亲说过可以借钱,儿子也从不敢求助。



因为求助了之后,母亲又会说大道理,怪他没有能力,最后问题还是要他自己去解决。



这也是很多被迫独立的常态。



你说妈妈帮我一下,妈妈说你自己可以的;

你说实在太难了,妈妈说这是你的无能......



“求助=没用;求助=挨骂”,成了很多人内心的范式。



没有人在情感上支持我们,没有人做我们的退路,求助只能换来多一次的绝望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感受到父母的护航。



于是,他们会越来越敏感、冷漠和退缩。在各种挑战和人际关系中,优先自我保护,因为没有人保护他们,没有人给予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去冒险和前进。



偶尔动起求助的念头,他们也会忍下来,因为知道没有好结果,不如自己继续硬扛下去。



憋久了,就很可能把情绪和压力憋出了问题。


与其说,我们需要独立,不如说是因为我们需要依赖而不得,所以只能选择独立,来阻挡内心对依赖的渴求。


二是,依赖、索取、求助,是可耻的。



当独立变成了一种宣扬时,常常也意味着:



依赖、索取、求助,是一种无能、羞耻的事。



这种羞耻感,会堵住人索取爱和帮助的想法。



就像小戚一样。



看完自己和老公的整个吵架过程之后,她说,当时她不过只是需要一个拥抱而已。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需要,她还是说不出口。



对于过度独立的人来讲,万一开口后被拒绝或讨厌,内心的羞耻感会更加强烈。



所以他们只能等。等待对方看穿和接纳他们的脆弱,主动给予爱。



但可惜的是,能看穿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们也常常是失望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验证和强化了他们之前的想法:



这个世界上,我果然只能靠自己。



可以说,依赖可耻的想法就像是一座大山,阻隔在每个想要被爱的人面前,导致他们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即使建立了亲密关系,也会因为无法表达真正的需求,而把自己弄得委屈而失落,把伴侣弄得一团雾水。



并且更难过的是,我们还要和自己内心难以抑制的对爱、依赖、索取的需求做斗争。



因为一旦有了这些需求,我们就会厌弃自己的贪心。



这些本能的需求和后天的压抑,将形成更多的内心冲突,造成更大的自我否定和嫌弃。



那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一名被迫独立、想要建立健康关系和内心的人,那么请试着做两点。



首先,学着接纳自己的依赖和需求,并找到可以适度接纳它们的人。



脆弱不意味着你的失败和无能,而是证明了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毕竟,人活在世界上离不开关系,每个人都有需要依赖别人的时候。



并且,表达脆弱、适度地互相满足,才是一段关系向前推进的过程。



也许你以前因为后面没有人接住你,需要一个人独立地向前,不敢回头和柔软。



但现在不一样了。在多年的独立生活中,我们成长了,有了做改变的可能和力量,可以有选择地去生活。



对于那些不允许我们依赖的人,我们可以不再企求他们的爱。而是选择和另一些接纳我们的人在一起,去适当地求助,示弱。



毕竟,一丁点依赖都容不下的关系,谈不上是什么健康的关系。



其次,落到实处,试着从小事开始去依赖。



这是一个很划算的冒险。对于过度独立的人,索取是一件丧失主动权的事情。



你可能会紧张,会忐忑。没关系。发个信息过去,先提个小要求。


然后等着那个接纳你的人,那句温和的回答:



好啊,我帮你。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疗愈。



这些小事不会让别人过多为难,却能在一次次中让你感受到依赖的幸福,以及一种值得被爱的安心感。这些将会成为你的底气,让你慢慢放松下,真正地享受关系中的来来往往。



最后,除了以上的建议外,我还想澄清一下社会对独立的一些误解。



真正健康的独立,不是被迫独立、自我孤立。而是有所依赖的独立。



就像中科院博士侯瑞鹤博士所说:



真正的独立不是训练得到的,而是孩子在得到敏感、有爱的照顾, 获得对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感到被爱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内在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不逼一个人独立,他也会变得独立。



例如,到了两岁,开始说不;到了青春期,开始想要和同伴每天出去玩;到了大学,想要离开父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只有当我们能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被允许求助,我们才会更勇敢地向前。


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前面自己会经历什么,都会有人去接住自己。


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独立起来的动力和底气啊。

最新评论
苦痛的本质是什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全站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7   内蒙古支点心理咨询中心    蒙ICP备06004395号
咨询电话:0471—6686529   13624844776     客服QQ1:1269005881    客服QQ2:641101130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