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心理首页 机构概况 业务范围 专家介绍 主题活动 特色服务 心理常识 联系我们 互动留言
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解决之道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电话0471-6686529,心理医生,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心理疏导,青少年心理治疗   2019-03-13 08:37:02 作者:张老师 来源: 文字大小:[][][]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最经典的神经症之一,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1 强迫症病人对人生痛苦采取排斥态度
强迫症,在得病之初,往往会有一些心理诱发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受到批判和委屈等,患者会存在一些现实原因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如果只有这些现实原因,往往不构成强迫症的发病,最多也只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者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遇到诱发因素,导致强迫症,往往还跟得病前的个性因素有关,比如,内向,固执刻板,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自尊,消极思维,缺少积极主动的行为应对,不善交往,缺少朋友和社会支持,等。这些个性特点,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创伤,缺乏母爱和社会支持。强迫症患者,往往会采取压抑、隔离和转移、理智化(包括合理化)等防御机制,躲避压抑其痛苦情绪。强迫症病人内心,充满理想与希望,同时却缺少真正的乐趣,也缺少自信心,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是可爱的,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思维联想,就像是一列火车。如果这列火车一直得不到检修,就会出问题;如果每跑一千公里,检修一次,就比较合适;如果每跑一公里就停下来检修一次,这会使火车无法正常运行。强迫症病人的思维,就像是列车,每运行一小段,就要进行强制检查,结果就会导致思维联想无法自然顺畅地进行,出现强迫思维。

人活着,总是要受很多苦的。强迫症病人,面对自身的人生痛苦,往往采取排斥的态度,总是会说“不,我不要痛苦!”并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痛苦,比如,当恐惧感染疾病的时候,内心不安,就去反复洗手,以换得暂时的内心平安,短暂地缓解痛苦,而不去真正面对“人生本来就会得病、最终会死去”的人生现实。

2 强迫症病人经常把幻想当现实
强迫症患者,经常会把“幻想”当现实,把低概率事件当作是高概率事件,把或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入室抢劫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是概率而非必然。过马路,有可能会被汽车撞死,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多一些注意和小心,但是,不能因此而这辈子不出行。游泳,有被淹死的危险,我们不能杜绝游泳。活着,就有得癌症的概率,我们不能因此而不活着;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出生。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是用尽各种方法,防范低概率的“万一”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万一门没有锁好,会有歹徒闯入,后果不堪设想。“歹徒入室抢劫”,这是低概率事件,而且,是来访者头脑中幻想出来的事情。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检验能力的局部下降,会把幻想当成现实,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病人这些特点,往往跟其幼年的心理创伤有关。

潜意识中有情感和需要,存留了针对外界事件的内心反应模式,却没有时间和空间。所以,潜意识,虽然服从因果律,但不是 “前因后果”,而是过去和现在“共时性”地同时存在于当前的潜意识之中。早年发生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个体对当前事物进行反应的内心依据,正在参与着他现在的情感和行为。

强迫症患者,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认为上次强迫检查的结果不可信,所以,就会重复强迫检查。强迫症患者内心具有弱小感,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是“增强控制,强迫检查”,“强迫思维,用思维代替行动”,或者, “干脆不行动,以防出差错”。如何提高自信?积极行动!以行动提高能力,以能力提高自信。

对待各种危险(包括疾病、外伤、被伤害、死亡等)和各种痛苦的态度,反映了个体对待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根本态度。不能因为有痛苦和危险,就不出生,不生活。所以,在危险和痛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去承受和担当这一切。而强迫症病人却拒绝接受这个“客观现实”,总是否认、排斥和逃避现实。

3 强迫症患者孤军会战,缺少社会支持
强迫症病人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痛苦呢?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孤军奋战”,缺少社会支持,缺少理解和关爱,特别是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具有母爱的缺失,经历过很多心灵痛苦,导致他们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就会极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摆脱痛苦。

家长带着“强迫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孩子前来看病,家长总是抢在孩子前面着急地跟医生报告病史:“孩子读高三,原来成绩非常优秀……”我一听这样的报告方式,就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为家长感到可悲。难道,在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成绩优异”吗?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爱去哪里了?

强迫症病人,排斥现实痛苦的同时,倾向于采用“幻想式满足”的方式,麻醉自己,缓解内心痛苦。强迫症患者,内心深深眷顾怀念着很多美好的幻想或生活经历,包括幻想的或曾经的辉煌,经常会闭上眼睛,心里怀想着:“如果有一天,我做到了十分完美,绝对完美,我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呀!”睁开眼,更加痛苦。强迫症患者,对于美好现实的幻想和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地执着心,几乎达到了偏执、脱离现实的程度。他们会说:“我这个人就是追求完美”。其实,他们的所谓“追求完美”,准确地讲,应该是“强求完美”,即,我的美好愿望,必须、立刻实现;如果实现不了,我就痛苦,我不能接受现实(不完美)!

强迫症患者总喜欢这样说:“我原来曾经学习成绩优异,都是因为强迫症,我的高考失败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很多年,我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愈。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医生上了,再也没有去读书,更没有去找工作。我的人生都让强迫症给毁了。如果没有强迫症,我会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啊。”

强迫症患者最初是不切实际地要“强求完美”、“回避痛苦”,后来就出现了强迫症状,伴着着焦虑等痛苦。强迫症患者又把“强迫症状及伴随痛苦”当作“异物”去排斥,一心想着要战胜强迫症状。只顾愿望,不看效果,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陷入无力自拔的泥潭。就像一个人掉进沼泽里,越挣扎,陷进去的越快。

4 强迫症患者要学着和痛苦在一起
人,试着跟自身的痛苦在一起,这是需要勇气的。好多人,以为“跟痛苦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其实,如果有勇气“跟痛苦在一起”的话,痛苦往往不是加重,而是悄然减轻,你甚至还可以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无论抑郁或者是焦虑,如果你有勇气跟它们呆在一起,静观其变,然后自然就会“物极必反”了。

强迫症患者会说:“由于我患有强迫症,所以,我就无法看书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总也无法治愈,结果总是在看病,一直都没有看书。等我把强迫症彻底治愈了,我就可以重新开始看书了,那时候,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效率高极了,看一天书就能顶一千天。我就能把所有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先治疗强迫症,等强迫症彻底痊愈之后,我再去看书学习。”这是强迫症患者经常采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把看病和看书,割裂开来,当作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对立的两件事。结果,这样的思维和应对方式,导致病人无法走出强迫症的泥潭。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关键要有现实有效的行动。行动所取得的效果比愿望和幻想更重要!

我经常会跟强迫症患者探讨:“你当初是为了读书、参加高考。后来,你患上强迫症,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跑医院、看医生了。你迫切想要治愈强迫症,然后你去看书、参加高考。可是,你休学后的这些年,你每周拿半天时间看医生,其它时间你是否去看书学习了?你看多少次医生,能抵得上看一页书?”

正确做法是:边看病,边看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有的中学生认为:谈恋爱与学习是对立的,谈恋爱就耽误学习,所以,克制自己忘掉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强制自己去背单词。结果是“单词记不住,异性忘不了。”让自己喝一杯“忘情水”,服一片“三A忘不了”,最终导致了强迫症等神经症。有的中学生会这样做:边恋爱,边看书;恋爱学习两不误,互相促进。

对于“完美和理想化”的幻想,强迫症患者往往会要求自己“必须、立刻达到完美”,其实,往往会欲速不达。飞机是可以飞上蓝天的,但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是需要有一段长距离的跑道的。如果没有这段跑道,飞机是难以起飞的。垂直起飞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引擎的推力简直要像火箭发射。如果强迫症病人能够带着症状去生活,坚持现实有效的积极行为,而不是停留在幻想之中、无休止地让自己去做强迫行为,能够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能够接受挫败,能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话,强迫症也会逐渐痊愈的。

5 学着像健康人那样去生活
你想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吗?好,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着像健康人那样去生活。

很多的强迫症病人,自身并不主动前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首要条件是:来访者要有求助动机。如果你已经告诉他如何找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资源了,剩下就是尊重他的个人决定了。来访者具有自主决定权,决定是否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决定是否结束心理治疗。如果他暂时决定不接受心理治疗,这个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会建议强迫症患者去看心理治疗师,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尝试着跟别人沟通与交流,建立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得关爱和自尊,逐渐放下那些“强求完美”;接纳现实痛苦的同时,积极行动,从事有建设意义的活动;承受痛苦的同时,创造内生的快乐
最新评论
11 
苦痛的本质是什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全站搜索

预约电话:0471-6686529   18047123132     客服微信:18548182068
机构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
版权所有©2006-2023   ICP备案号:蒙ICP备19000160号